在当今社会,高血脂已成为一个日益普遍的健康问题。为了有效控制血脂,他汀类药物常常被医生推荐使用。然而,很多人因为担心不良反应而对他汀类药物望而却步。那么,长期服用他汀,什么样的人容易有不良反应呢?
首先,我们要明确他汀类药物的重要作用。它不仅可以降低血脂,还具有抗氧化、抗炎等功效,长期用药能增加斑块稳定性,减少血栓形成风险,甚至有可能使斑块体积缩小,实现逆转斑块。虽然药物可能存在不良反应,但与动脉粥样硬化引发的心梗、脑梗、冠心病等严重疾病相比,其不良反应的危害相对较小,而且停药后通常可以恢复。所以,从整体来看,使用他汀类药物预防疾病的获益远大于风险,这便是 “两害相权取其轻”。
那么,哪些人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呢?其一,高龄人群。80 岁以上的老年人,肝肾功能衰退,影响药物代谢,容易导致药物蓄积,毒性增加。对于这类人群,需要个体化谨慎用药,可以适当减量,但不建议停药。其二,瘦弱人群。体型瘦小、身体虚弱的人,血液容量、肌肉和脂肪较少,同等用药剂量下血药浓度可能更高,容易出现不良反应,所以用药时需谨慎,防止剂量过大。其三,患有严重疾病的人。如严重感染、大型手术、肝或肾功能不全、甲亢等患者,可能会影响他汀的代谢,从而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。其四,处于特殊状态的人。过度运动可能增加他汀的肌肉损伤风险,酗酒会增加肝脏损伤风险,食用大量葡萄柚(西柚),或是服用环孢素、大环酯类药物、某些抗病毒药物、抗真菌药物、喹诺酮类药物等,都会影响他汀的代谢,使风险增加。
在服用他汀类药物过程中,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。比如胃肠刺激,表现为恶心、腹痛、腹泻等,也可能影响中枢神经,出现失眠、头痛、眩晕等症状。但这些症状通常比较轻微,多数人持续服药后可以缓解。另外,他汀类药物可能使血糖升高,有糖尿病潜在风险的人可能增加新发糖尿病的概率。不过,血糖升高不建议停药,可以更换对血糖影响较小的匹伐他汀、普伐他汀,或者调整降糖药物的用量。当转氨酶升高超过上限 3 倍,或是肌酸激酶超过上限 4 倍时,就需要停药。停药后,等待指标恢复正常,可以更换另一种他汀继续服用。
总之,在服用他汀类药物预防高血脂时,我们要了解哪些人容易出现不良反应,以及如何应对这些不良反应。用药期间,避免剧烈运动、酗酒和食用葡萄柚,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。在用药之前,要经过医生评估,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进行个体化用药。如果需要联用多种药物,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用药调整。当对用药有疑惑时,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,以确保用药的安全和有效。让我们科学对待他汀类药物,为自己的健康保驾护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