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分,如同一把神奇的钥匙,开启了季节更替的大门。随着秋分过后,大自然悄然发生着变化,气温逐渐下降,昼夜温差加大,树叶变黄飘落,干燥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。而这些变化,也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人体。
人体在这个时期经历着一系列生理变化。皮肤变得干燥,瘙痒不时来袭;呼吸道黏膜防御功能下降,使得呼吸道疾病更容易发生;新陈代谢减缓,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也降低。中医理论认为,秋季属金,与人体肺、大肠相应。此时应注重 “收” 的特性,保护体内阳气。正如《黄帝内经》所云:“秋三月,此谓容平,天气以急,地气以明,早卧早起,与鸡俱兴。” 早睡早起,顺应自然规律,成为秋季养生的重要原则。
秋分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关键节点,是调节身体的黄金时刻。此时阴阳平衡,昼夜等长,正是调整作息、饮食和情志的最佳时机。中医建议在这个时期滋阴润燥,注意保暖,为即将到来的寒冷季节做好准备。秋燥常常引发皮肤干痒、口唇干裂等不适症状,为缓解这些问题,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方法。增加水分摄入,每日保证 2000 毫升左右的饮水量,让身体时刻保持水润。室内放置湿度计,保持相对湿度在 50%-60%,或者使用加湿器、摆放盆栽植物,改善室内干燥环境。在饮食上,多食用梨、百合、银耳等滋阴食材,从内而外滋润身体。
防范寒邪侵袭同样不可忽视。密切关注天气变化,及时增减衣物,尤其是注意保暖重点部位,如颈部、腰部和脚部。秋季早晚温差大,出门时选择易穿脱的外套,以便随时应对温度变化。运动后要及时擦干汗水,避免受凉。中医认为肺为娇脏,易受秋燥影响,可适当服用滋阴润肺的中药,如沙参麦冬汤,同时按摩足三里、肺俞等穴位,增强肺部功能。
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也是提高抵抗力的关键。早睡早起,保证充足睡眠,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。适度运动,如晨练太极拳或散步,既能强身健体,又能调节情绪,让人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每一天。
秋季气候多变,容易引发情绪波动。保持心态平和至关重要,不仅有利于身心健康,还能增强免疫力。古人云:“怒伤肝,喜伤心,思伤脾,忧伤肺,恐伤肾。” 调节情绪成为秋季养生的重要一环。适当进行户外活动、冥想或阅读,舒缓心情;与亲朋好友保持联系,分享生活点滴,缓解压力。
保暖在秋季同样不容忽视,重点关注 “三暖”:暖脚、暖背、暖腹。脚部作为人体 “第二心脏”,保暖可促进血液循环;背部是人体阳气所在,保暖可预防感冒;腹部是脾胃所在,保暖可增强消化功能。选择合适的保暖衣物至关重要,羊毛、羽绒等材质既保暖又透气,适合秋季穿着。注意分层搭配,方便随时增减。颈部、手腕等部位也需额外关注,可佩戴围巾、手套等配饰。
秋分时节,饮食调理尤为重要。应选择滋阴润燥、益气健脾的食材,如百合、山药、银耳等。这些食材不仅能缓解秋季干燥,还能增强体质。百合莲子汤和山药薏仁汤就是不错的养生选择。百合莲子汤具有滋阴润肺、安神助眠的功效;山药薏仁汤可健脾益胃,增强免疫力。秋季饮食应以温补为主,避免过于寒凉。可适当食用一些温性食物,如羊肉、栗子等。同时,多食用深色蔬菜和水果,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。饮食应注意清淡适度,避免过于油腻或辛辣刺激的食物,以保护脾胃功能。
中医传统的按摩鱼际穴和泡脚也是简单有效的保健方法。常按鱼际穴可舒缓胸闷、咳嗽等症状,增强肺部功能;泡脚则能改善睡眠质量,增强身体抵抗力,缓解秋燥带来的不适症状。
秋分不养,一年白忙。让我们收下这份养生指南,在秋分时节,从作息、饮食、情志、保暖等方面全面呵护自己的身体,为健康过冬做好准备,开启一段健康美好的人生之旅。